2025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大会于10月17日至19日在西安成功召开。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孙艳梅、赵勇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凭借卓越的教学实践成果在此次大会上荣获3项教学案例全国二等奖,1项教学案例优秀海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成功入选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会员单位。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大会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的教育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参会者达600余人,大会围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业培养体系建设、专业课程设置、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产教融合等热点话题开展了分享与交流。
10月18日上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开幕式后,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主旨报告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双向融合,服务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IEEE Life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名誉理事长郑南宁教授做题为 “变革与本质的守护——在智能时代对教育使命与学习本质的再思考”的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教授作题为 “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转型卓工培养”的大会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张涛教授作提为智能时代自动化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大会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后,“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 新会员单位授牌仪式顺利举行,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成功入选,正式成为该联席会会员单位。作为响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立的权威学术协作组织,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与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联合发起,核心使命是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质量。此次入选,既是对我校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实践等工作的高度认可,更为学校参与国家级教育标准制定、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展高水平师资培训开辟了新通道,为深化产教融合、链接产业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18日下午,参会老师们分别参加了“优秀课程教学案例交流论坛”“优秀论文交流论坛”“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教育论坛”等分论坛,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等热点话题,交流分享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和实践教学案例成果。
2025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大会筹备前期,大会主办单位组织了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优秀论文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竞赛组织委员会及评审专家组由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教育部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有关专家组成。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团队设计的教学案例从全国各高校数百项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3项二等奖。其中由孙艳梅老师团队(孙艳梅、高峰、冯蓉)设计的案例《我的长安钱包:AI助手带你玩转大学生财务日记》和《什么是人工智能——基于多模态资源与问题驱动的认知构建实践》在此次大会上荣获全国二等奖,由赵勇老师设计的案例《梦回长安:生成式AI还原唐代社会图景实验设计》荣获全国二等奖。获奖案例均以 “项目驱动、场景化教学” 为核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生生活、文化探索深度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此次大会评选出了优秀海报,优秀海报为得分前5名案例,孙艳梅老师团队(孙艳梅、高峰、冯蓉)设计的案例《我的长安钱包:AI助手带你玩转大学生财务日记》从上百项比赛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此项殊荣。
本次大会上,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我校教师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服务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践成效,更体现了学校以项目式教学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的改革决心 —— 通过真实项目场景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AI 技术应用能力,为未来就业夯实专业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我校教师不断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证明,充分体现了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与时俱进,主动创新的优良作风。信息工程学院将以加入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为教育强国贡献“西工商力量”。
图文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孙艳梅 赵勇 责任编辑:李岭 郝深静 审核:张琳 终审:李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