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培训】赋能毕业写作,筑牢学术根基丨 人文学院开展202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生毕业论文岗前培训
发布于: 2025-10-16 18:53 编辑:

  为帮助2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精准把握毕业论文写作要点,夯实学术写作基础,确保毕业论文工作高质量推进,10月15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专为该专业毕业生组织开展毕业论文岗前培训。本次培训由中文系专职教师郭丹阳老师担任主讲,202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毕业生齐聚线下会场,共同开启毕业论文写作的“预备课”。

  【培训现场】

  培训伊始,郭丹阳结合自身多年毕业论文指导经验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特点,以“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定稿的全流程突破”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她首先强调,毕业论文是检验本科阶段专业学习成果的重要载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写作需兼顾“文本深度解读”与“学术规范表达”,既要体现对文学作品、语言现象的独特思考,也要严格遵循学术写作的逻辑与格式要求。

  在选题指导环节,郭丹阳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见的选题方向,如古代文学经典阐释、现当代文学现象分析、汉语语言应用研究、语文教育教学探讨等,结合具体案例拆解选题技巧。她指出,选题应避免“过于宽泛”“缺乏创新” 两大问题,建议同学们从“兴趣点”与“研究价值”出发,可通过梳理课程学习中的疑惑、关注学术热点话题、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等方式挖掘选题,同时提醒大家提前与指导教师沟通,确保选题的可行性与研究深度。

  随后,郭丹阳聚焦毕业论文写作的核心流程,从文献检索与梳理、论文框架搭建、论据选择与论证展开,到学术规范与格式要求,进行了细致讲解。针对文献检索,她推荐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权威数据库,并演示了如何通过关键词组合、筛选核心期刊等方式高效获取优质文献,同时强调文献综述需 “去重存精、梳理脉络”,明确已有研究的不足,凸显自身研究的创新之处。在论文框架搭建上,她以“引言—正文—结论”为基础结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特点,建议正文部分按“问题提出—分析论证—案例支撑”的逻辑展开,例如分析文学作品时,可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维度分层论述,确保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教师主讲】

  此外,郭丹阳还结合《西安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逐一明确论文格式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码标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细节,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避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强调 “学术诚信是毕业论文的生命线”。

  培训过程中,互动答疑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选题方向难以确定”“文献梳理不知如何入手”“经典文本解读缺乏新意”等问题积极提问,郭丹阳耐心解答,针对 “经典文本创新解读”,她建议同学们尝试跨学科视角,如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人物性格成因,或结合时代背景挖掘文本的现实意义;对于“文献梳理困难”,她分享了制作文献综述表格、分类整理核心观点等实用方法,帮助同学们提升文献处理效率。

  此次毕业论文岗前培训,是人文学院落实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举措。后续,学院将持续跟进202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进展,通过“导师一对一指导”“论文中期检查”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同学们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与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本科学习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图文来源:人文学院 王婷 责任编辑:李岭 胡嘉烁
审核人:原朝阳 终审:李景阳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2 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