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人文学院荣任创意写作中西部联盟首批理事单位
发布于: 2025-09-22 17:05 编辑:

  9月21日至22日,首届“数智时代创意写作的新形态与新可能”学术论坛暨“创意写作中西部联盟”成立仪式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

  该论坛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次围绕数智技术与创意写作深度融合的高规格学术会议,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当代文坛》《西北大学学报》等杂志社和知名高校和权威期刊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创作与教育的发展路径。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原朝阳与中文系教师高佳佳出席会议并作为论坛嘉宾发言。同时,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正式加入中西部创意写作联盟,成为推动区域创意写作学科共建的重要新生力量。

  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庆伟参加了开幕式并做了讲话。

  (主会场)

  在论坛特邀嘉宾环节,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著名作家弋舟、《当代文坛》副主编赵雷、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晓辉教授、中国创意写作领军者、上海大学许道军教授等其他知名学者分别从技术伦理、创作实践、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等角度发表主旨演讲,为会议奠定了高水平的学术基调。

  在随后的论坛交流环节,原朝阳以《数智时代创意写作的思考》为题,作了分享。他从“看见时代变化”与“态度与坚守”两大维度展开,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彻底重塑创作生态的历史节点。面对这一变局,他强调,高校创意写作教育必须坚守“理论教学为根本”的立场,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紧密对标文化与传媒产业的真实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他认为数智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为核心驱动的数字智能时代)正在深刻重塑创意写作的生态与边界。这一变革不仅带来了创作工具、传播方式和交互模式的创新,也催生出全新的文本形态与审美范式;同时,技术的介入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主体性消解、原创性危机和价值失序的挑战;而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坚守伦理底线,则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原朝阳做分享)

  针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原朝阳也进行了深入辨析。他指出,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机遇:创作工具的智能化极大提升了效率,传播方式的变革拓展了文本的传播半径,交互模式的革新则催生了全新的文本形态与审美范式。然而,“被动”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技术的泛滥可能导致创作主体性的消解、原创性面临危机,甚至引发文化生产领域的价值失序。面对这种态势,他认为教育者应秉持一份清醒的“坚守”——即在拥抱技术的同时,必须坚守人文价值的内核。他提出了四项关键原则:明确以人类为中心的责任边界,捍卫文化多样性以对抗算法的同质化倾向,严格遵守数据伦理与隐私规范,并最终回归到以人的意义弥补技术空洞的根本上来。他认为,数智时代的创意写作是一场创作与技术的共生共荣的对话,我们应该以“守心、接纳、体验、改变”的态度对待。

  随后,高佳佳以《新时代AI生成内容伦理困境和创意写作的本真回归》为题,从具体的伦理视角切入。她分析了生成式AI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伦理隐患,并提出应将其定位为“共创者”与“辅助工具”,而非人类的“取代者”。她倡导一种“审慎而开放”的创作态度,利用AI突破思维定式、处理基础性工作,从而使创作者能更专注于情感深度与思想性表达。作为一名教师和青年创作者,她认为新时代对于作家的要求将侧重于核心能力的培养,比如批判性思维、审美判断、伦理意识、情感共鸣能力等。AI是强大的工具,能反射人类文化的全貌,但它本身不是“光”。真正的创作之光,仍源于人类独有的生命体验、情感深度和思想力量。

  (高佳佳做分享)

  本次论坛的另一重要成果是“中西部创意写作联盟”的正式成立。该联盟由西北大学发起,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榆林学院等高校参与。旨在整合中西部高校创意写作学科资源,推动优质课程共享、教师互聘、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深度合作。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其中,具有深远意义。

  (首届联盟理事单位)

  这不仅标志着学校在人文学科建设与转型方面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也为该校师生未来接入更广阔的平台、参与区域性学术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开了新局面,是学校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积极融入中西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

  论坛在富有建设性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智时代为写作教育与创作实践既带来了挑战,更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唯有坚持人文引领、伦理约束与技术赋能三者并重,才能推动创意写作在教育与创作两大维度上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发展。西安工商学院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发声,无疑将为学校和中西部创意写作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字来源:人文学院 高佳佳 图片来源:西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岭 程鑫怡

  审核:原朝阳 终审:李景阳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28 17: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