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15:30 邀请校外思政实践导师、高陵区博物馆馆长任建国及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信安在教学楼2-213举行实践导师思政育人系列活动——高陵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主持,各教研室主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部分2023级、2024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讲座的重要嘉宾:思政实践导师、高陵区博物馆馆长任建国及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信安以及博物馆讲解员,全体师生对高陵博物馆馆长等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强调,以高陵区博物馆为依托开展校外实践,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高陵历史文化底蕴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和历史资源的学习和弘扬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力量。他指出“思政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它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正确的方向。”,思政教育绝非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思政实践导师、高陵区博物馆馆长任建国作开场致辞,他首先衷心感谢西安工商学院的邀请,有幸能到西安工商学院开展此次思政育人活动讲座。其次,引用“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论述,倡导全体师生要重视历史文物的传承和发扬。随后介绍了博物馆的重要性与概况探析,包括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艺术的欣赏。最后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呼吁西安工商学院的学生们要怀揣着满腔热情对待历史文物、历史资源,也要像热爱故乡一样热爱拥有红色革命历史的高陵。
高陵区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信安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如何对待中华文明的创新传承入手,引用“文物工作要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他向同学们介绍了高陵博物馆的展馆分布、展厅内容以及图示了馆藏的主要文物及其所在遗址,包括杨官寨遗址以及镂空人面覆形盆等祭祀用具、唐东渭桥遗址、昭慧塔、李晟碑、高陵牌楼等。陈主任耐心细致地讲解引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此次思政育人讲座,让全体师生都受益匪浅。同学们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思政课很枯燥,今天听了这次讲座,我才发现原来思政教育可以这么生动有趣,通过此次讲座,我更深刻地学习到了高陵文物的知识,感悟到了高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讲座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校外实践导师开展的思政育人讲座,是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今后也将继续加强与校外实践导师的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随着讲座的结束,我校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刻地思考离开了会场。但这场讲座所带来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它如同一颗思想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拟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丹 责任编辑:王紫菲
审核:严建会 终审:李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