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校馆、校地、校企”协同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思政育人实践导师聘任仪式系列活动二
发布于: 2025-03-09 20:09 编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2025年3月7日下午14:00,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402报告厅隆重举行“大思政课”思政育人实践导师聘任仪式。高陵区建筑商会副会长及高陵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许国政、高陵区博物馆馆长任建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庙西村书记李建康、高陵区决咨委文旅融合组组长及张卜街道庙西村乡村振兴顾问王春雷等四位校外专家受聘担任实践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教学副院长王珊珊、各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出席仪式。

  四史及实践教研室主任李丹详细介绍了与会嘉宾的专业背景和社会贡献。严建会院长在致辞中指出,聘任实践导师是学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希望各位导师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场景化的实践教学资源,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聘任仪式上,严建会院长为四位实践导师颁发聘书。

  许国政副会长强调大学阶段是“黄金求学时段”,思政课实践融合社会发展需要锻炼学生立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力。他指出,工作是人生的基石,做人是价值的导向,呼吁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为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人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任建国馆长以“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为切入点,提出通过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推动思政教育创新,鼓励将博物馆资源与校园教育深度融合,借助讲解员入校宣讲、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参加调研学习和文化遗产研学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厚植文化自信,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活名片”。

  李建康书记结合庙西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经验,强调思政教育应扎根中国大地,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提出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工作始终,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治理效能,并鼓励青年学生在解决村民矛盾、助力产业发展中锤炼本领,能够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实践中增长才干。

  王春雷组长表示将充分发挥文旅融合领域的专业优势,助力学校构建“思政+文旅”特色育人模式,他表示,实践导师既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要在互动中汲取基层智慧。

  仪式最后,严建会院长总结指出,学校将以此次聘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聘任仪式标志着西安工商学院“大思政课”建设进入新阶段,四位实践导师的加入将为思政育人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胡嘉烁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26 18: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