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课堂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全面启动教学检查与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通过多维度、常态化的教学督导与交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学院各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同行互听互评,集体听评课活动。活动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核心课程,新入职教师与资深教师同台展示教学风采。听课教师从教学设计、案例运用、师生互动等维度展开研讨,既肯定授课教师“备课充分、案例生动”的优点,也针对语速控制、教材转化等细节提出优化建议。
学院领导班子及教学督导组、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深入教学一线,围绕教师到岗、教学材料准备、课堂秩序、教学环境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巡查。从检查情况看,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局良好:任课教师均提前到岗,教案、教材等“五带”齐全,课堂组织有序;学生出勤率高,专注度与互动性显著提升,师生共同营造了“严谨治学、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学院领导在课后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强调思政课需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通过鲜活案例与互动教学增强课堂吸引力,确保知识入脑入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在听评课后指出,听评课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平台,需常态化推进,此次听评课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秩序普遍较好,接下来,学院将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实践—反思改进”的闭环机制,有针对性地对老师们相互听评课提出的课堂建议进行研讨,不断提高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加速青年教师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副院长王珊珊在在听评课后指出,老师们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经验,要从整体把握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注意知识点的过度和衔接技巧,注意案例的选用以及概念运用的准确性等。今后学院将持续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师生的教、学需求和反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 “金课”。
课后,学院及时组织各教研室开展评课活动,此次听评课系列活动将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学期,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督导机制。落实校院两级巡查制度,定期开展随机听课与专项检查,保障教学规范;同时优化教学资源。推动案例库建设,鼓励教师将理论讲授与国情、校情相结合,增强课程感染力;
新学期,新起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教学检查与听评课活动为抓手,持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坚实力量。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审核:王紫菲 程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