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温暖这个词格外让人动容和赋予力量。学校,为考研保驾护航是温暖、送学生回家是温暖。而课堂上,我们希望用知识的力度、课堂的效度、师生情谊的温度,融合成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在过去、在当下、在未来,真诚共创每一节课的精彩。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冠带给课堂的是一次次探索新教学方法的机会和挑战。病毒隔离的是空间,但并不能降低课堂的温度。《管理学》作为商科类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于我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社会需求,构建符合课程内涵、新文科建设和价值引领的课程资源体系,并开展双语教学,以新理念、新设计、新方法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并在领导支持和课程团队的不懈努力下,2021年《管理学》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还课堂给学生的教法】
课程基于OBE理念,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从课堂的“表演者”转变为“导演”和“教练”的角色,让学生主动承担起“编剧”和“演员”的角色,在课堂内外体悟和践行理论,改变教师教法及学生被动学习问题。
【三维全面课程目标】
《管理学》课程以培养“懂管理知识、有管理思维,能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运营中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宽厚的管理学知识体系,掌握管理与管理者、管理基本职能、管理技巧和方法、管理理论演进过程,理解管理伦理观等,了解前沿的管理知识。
能力目标:具备管理思维、管理沟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能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注重结合当代管理实践,培养兼备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思维,有中国管理文化特色涵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西贯通的内容】
将中西方管理思想史融合培养新管理思维,强调“以史明鉴,指导现实”,将前瞻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前沿理论与“身边的管理学”相融通。预设资源与生成资源相结合,师生教学相长相融通。
在管理思想史部分加入中国管理思想,用中国故事彰显文化主体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崇尚之心,进而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内化于心,实现文化自信,以有形的形式将课程思政融入管理学教学,以中国文化引领新时代商科人才培养。
【脑动-手动-身动的课堂】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感悟融通,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情感激发与认知驱动融通。
通过课前导言的故事、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定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参与到课堂中,切身的实践感悟管理中理论和现象,让理论和案例不在高高在上,让学生从动手动脑中灵感闪现。
【有趣有料的作业】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成果产出和作业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输出,花式作业让作业不再是负担,好玩有料的同时还掌握PPT制作、视频剪辑、演讲、辩论、思维导图等各式技能,让作业“卷”起来吧。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唾手可得,在线上教学的时段,我们和学生屏幕相隔,我们每一个老师在走上讲台或者开启直播之前都应该思考,我们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还适应这个时代的学习吗?让课堂有趣有料有用,让课程有温度有深度有意思是《管理学》课程改革秉持的宗旨。
报送单位:商学院 文字来源:商学院 《管理学》课程团队 图片来源:商学院 《管理学》课程团队 审核:李景阳 编辑:屈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