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经济学,命运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诺奖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
从2019年12月份开始至今,从COVID-19到最近变种的Omicron,新冠疫情强势介入了世界经济政治走势,也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甚至产业和政策的方方面面。作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变化?应该如何应对?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一定能给你一个有效分析视角。
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
《微观经济学》是商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践行OBE教学理念,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力图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经济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商科应用型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搭建系统完整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逻辑体系和分析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和知识留存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经济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思维和方法论洞察错综复杂的经济世界并解释经济现象,从而指导个人和组织做出最优经济决策,有效地解决商业问题,是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
而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实施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素养,是课程教学的素养目标。
开展双语教学拓宽国际视野
近年来课程组开设了中英双语教学,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教授为国际导师;在课程资源建设上,整合国外线上和线下学习资源,学习经济学前沿热点知识,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实现“中英双语”+“课程资源”+“导师团队”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教学,课程“国际化”特色突出。
创新教学过程实现能力进阶
课程以PDCA闭环管理思维及刻意练习高效训练理念为教学整体思路,构建以BOPPPS六步教学法为教学设计主线,融合“PBL+国内外MOOC+CBL+TBL+ 翻转课堂+应用实训+智慧教学APP赋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案例导向-参与式学习-动态测试-应用强化” 6大闭环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知识升级-管理沟通-经济思维-实践创新-综合素养”5项能力进阶,从而打造符合课程目标的应用型人才。
重构教学内容 解决商业问题
课程采用(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用最生动的语言和最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趣味化、场景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授课课件中结合丰富的图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案例,使得内容生动有趣。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团队讨论、辩论、分享演讲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思维,并运用于指导个人做出最优经济决策、解决实际商业问题。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全程贯穿课程思政,批判而辩证的学习西方经济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刻意练习 构建经济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用刻意练习高效训练理念,帮助学生构建经济学思维。通过应用实训强化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留存率和商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将经济学分析应用到生活、工作中的任何场合,能像呼吸、游泳和骑车一样自然而然地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来对世界做出反应。
供稿来源:商学院 文图来源:《微观经济学》课程团队 审核:李景阳 编辑:屈晓宇 王亦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