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蕴含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的文科课程。推行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就要革新教学方法与理念,强化价值引领,把文学课建设成育人阵地。具体来说,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挖掘道德因素,增强育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推动知行合一。本项目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放在“一流课程”的背景下进行探讨,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教学目标定位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石”作用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法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理论和方法,找到付诸教学实践的有效措施。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生动的、新颖的素材,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提升他们思想境界、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在人生的黄金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健康独立积极乐观的健康人格。
通过教学改革,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我们课堂内外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助力学生成长。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方面,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翻转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读写训练结合,将文献阅读与专题讨论结合,调动师生的双重主体性和积极性。比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价值判断情境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和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理论思维、方法论和价值判断,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情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堂
我们通过开展示范课程建设以及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将思政教育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科竞赛、研学活动等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科研教研成果
课题组成员通过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促进了课题组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艺术涵养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