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教学分享式成长——商学院召开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案例分享教研会议
发布于: 2022-10-10 17:07 编辑: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结合我校目前软硬件教学环境,基于雨课堂平台的交互式教与学,如何有效地兼顾课堂和云端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习真实发生,是当下及未来都需要关注的问题。106日,商学院召开了题为“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案例分享”的教研会议。会议伊始,管理系刁力卓主任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她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课堂学习,使课堂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大学课堂创新的转折点。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信息化课程建设和交互式学习革命的研究方向。本次会议由王雪娟副教授主持,商学院教学副院长李亚荣和全体专职教师参加。



审计学教学案例分享

杜欣老师分享了题为“基于雨课堂的《审计学》线上线下教学经验交流”的案例。她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及教学特色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她将审计学专业的知识、实操的技能和职业判断的情感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她将课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嵌入雨课堂的多种功能,将混合式教学落到每一堂课中;在课堂特色中,杜老师“教师搭框架、学生填内容”的体系化教学、处处充满“趣味审计学”的打油诗以及国内外优秀审计案例的分享,都让枯燥深涩的《审计学》课程生动有趣,受到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一致好评!



管理学教学案例分享

豆阿妮老师分享了题为线上线下齐发力,教学相长共成长--《管理学》教学案例”。首先,豆老师阐述了自己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她认为混合式教学是要通过“发扬优势之扬”“打破传统之弃”“三位一体之变”,三措并举构筑教学的新生态;并且“线上+线下”的学习,通过雨课堂这一信息化工具,将混合式学习转变为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的全过程对象化完整链条。接下来,豆老师以管理技能这一知识点为切入点,运用历史经典“空城计”,分别演绎了第一版——我讲、第二版——剧本杀基础版、第三版——剧本杀PLUS三个版本的混合式教学,让老师们真正领略到了线上线下转化、现实历史穿梭、致敬经典和辩证思考同在的管理思维新体验!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学生和云端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



货币金融学教学案例分享

陈晨老师结合自己本学期的新课《货币金融学》,分享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路径。在课前,陈老师就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情,将厚重的《货币金融学》课程基础化、框架化,为学生学习搭建了最清晰明了的课程框架,将教研活动的链条前置化;在课中,陈老师重构教学内容,并充分发挥雨课堂的功能,将线下与线上实现实时共享沟通,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后,陈老师实施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将评价考核多元化,从而将融合式学习体现在最终成果的反馈上。陈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真正做到了将融合式教学做到了细微处,于细微处见真章!

教研会的最后,李亚荣副院长对本次教研会议做出总结。首先,李院长充分肯定了商学院教师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中的探索,提倡大家都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她认为在“部分学生在教室+部分学生在云端”的情形下,兼顾线上、线下的学生学习,对教师来说是有挑战性的;而通过充分发掘雨课堂平台在融合式教学中的功能应用,按照教学内容上做减法,在教学设计上做加法的主体思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其次,通过融合式教学节奏的设计,把握“五感”,让学生有“新鲜感”、“危机感”、“紧张感”、“成就感”和“荣耀感”, 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在课内课外投入学习。最后,教师创设社群交互式学习的环境,学生无论在教室还是在云端,都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社会化的学习,他人即老师,互相启发学习、启迪智慧,让学习真正发生。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老师们优秀融合式教学案例的分享,全面提升了学院教师基于雨课堂平台的融合式教学能力,从而把学校保质量、提效果、多措并举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质等效的政策,体现到每一堂课中,并“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文图来源: 商学院 熊丽娟 审核:李景阳 编辑:屈晓宇 陈鹦鹂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5 19: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