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商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商学院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商学院于2022年11月9日在路演众创大厅召开商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研讨会,商学院教学副院长李亚荣和全体专职教师参加此次会议。
教研会伊始,李亚荣副院长介绍增值评价的教学设计,引导教师们转变角色,以学生的身份写下听课前和听课后记录对“课程思政是什么?”问题的认知对比,通过前后比较,感受课堂的真实学习过程。通过与邻座的“同学”交换学习成果并交换点评的方式,让老师们切身感受“让同学成为同学”的共享激励学习体验。该环节的加入使得此次研讨会更加生动有趣,让教学团队获得感与参与感倍增。
接下来,商学院6个课程团队分享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案例。谢燕晖老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以国家GDP的增长作为切入点,对课程进行整体架构设计,深度挖掘经济原理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相结合的思政教学元素,形成了项目式教学的典型案例。
郭鹏老师在《phython语言应用》课程中,以疫情为大案例背景,将技术赋能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展示了phython工具实现防疫健康图片自动整合的应用,为家庭快速整合成员健康信息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
王丽芳老师总结,课程思政应将平时积累和随机应变相结合、显性融入和隐性融入相结合、发散思维和拉回正题相结合,在《管理学》案例分享中,将时事政治和二十大精神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辛建生老师以故宫文创产品案例导入,《创业学》课程的思政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将创业训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创新创业能力。
新教师卢昱林老师分享了《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在证券投资管理知识点中,将大学生财务风险防范和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融入其中,目的让学生科学理财,树立劳动创造财富价值的理念。卢老师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素材巧妙融合,展示了商学院新教师的较高水平教学设计能力和学习能力。
陈修梅老师将疫情防控中的核算检测成本与《成本会计》的知识点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辨“核酸检测应该收费还是免费”问题,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贡献,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信念。
最后,商学院教学副院长李亚荣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她用“茶叶+牛奶=奶茶”来形容课程思政,在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过程,商学院教学团队不断在探索其“道”与“术”。通过课程团队的案例分享和增值评价体验,团队之间帮学结合,分享交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与深层设计,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激活商科专业课程的价值属性,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
本次教学研讨会活动内容丰富生动,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丰富内涵的理解,提高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为课程团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和拓展提升提供了帮学思路和实施路径。
图文来源:商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屈晓宇 张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