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 用心 唯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题研讨进入高潮
发布于: 2023-04-15 22:20 编辑: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题研讨会”进入高潮,老师们梳理和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成就及基本经验,努力探索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的方法,深刻总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有效路径,用心钻研理论,为扎实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言献策。4月12日-4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连续两天,线上参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徐道良老师主持。



首先,李丹老师带来了《新时代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研究与探索》为题的主题分享,李丹老师从“大思政课”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发展的新方向、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现状和我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三个方面,论述了“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对新时代推动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刘进老师以《应用型大学运用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创新探索——基于“文化育人”的视角》为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应用型大学思政课堂、运用红色传统文化推进思政课体系创新以及运用红色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应用型大学的思政教育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坚决突破以技术学习为学习全部内容的狭隘性,以文化启迪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升其综合素质。



紧接着张婉红老师带来了题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运用研究》为题的主题分享,张婉红老师分析了当前青少年手机成瘾的现实问题,列举了新媒体的分类,并进步一论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运用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最后提出有效对策,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运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覆盖面广泛,运用新媒体的种类多样,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认识到新媒体教学的优势,逐步扩大了新媒体教学的影响力。



王宇老师以《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高陵为例》为题,从高陵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义、高陵文化资源蕴含的独到之点、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高陵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之举四个方面,就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一方面,大学校园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班品特色,设计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校训、校徽以及校歌等具体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大学里的教学楼建设、文化墙建设、雕像建设以及学院展板、馆廊、过道等建设都可以融入地方文化资源,以直观的、可见的视觉冲击对大学生的产生文化感召力。



4月13日,杨芳老师带来了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探讨》为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以及开朗的性格和得体的外在形象上,这些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但能够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的学生,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杨芳老师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紧接着,李珊娜老师《以红色主题活动涵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提》的主题分享,从三个方面就红色主题活动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原则遵循和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是高校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审慎稳妥、精准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要充分挖掘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和运用与融合,使它成为引导大学生在新征程上担当使命的重要方式。



紧接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对几位老师的分享进行点评。严院长说到,“两天以来,认真聆听了老师们的理论分享与讨论,我想用六个字,两句话来总结,首先是深刻,可以看出老师们的理论功底较深,都能够深刻的总结理论和实践依据;其次是用心,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每次一的理论分享不仅仅是一次线上交流,背后都是老师们用心认真准备的体现;第三是唯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讲大话,不讲空话,真正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希望老师们持之以恒,保持这种学习的冲劲,假以时日,一定能够达到我们提出的目标——人人都能成为文章写手、教学高手、科研能手!”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屈晓宇 邓思琦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4 19: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