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前景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基于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组织数字化转型,培养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备国际化视野、智能化大数据思维、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化分析工具,具有较强数字化管理实践操作能力,从事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HR专门人才。
从“人才画像”到“课程图谱”,重塑数字化人才知识体系
发展趋势
创新、激励、赋能、引领是数智化时代的关键词;去中心化、去KPI、自组织、HRBP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流行语;人力资源领域的选育用留管理受到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大数据技术驱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才数据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人力资源大数据不仅逐步成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也将促使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成为一个新的服务行业。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管理咨询、职业猎头\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等工作。也可在大型集团、互联网公司等不同业务单元从事HRBP岗位工作,针对业务需求提供咨询建议或战略支持,协助各业务单元在员工发展、人才发掘、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职业发展路径从人事专员到人事主管,到HRBP,再到人事总监等。
实行“学历+证书”模式:全国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证书、AACTP认证注册培训师、人力资源法务师、CMAT认证证书、用友ERP证书等。
职业发展路径图
教学环境
本专业目前具有良好的硬件、软件教学环境。拥有DBE Cloud人力资源大数据实践教学平台、VBSE大商科综合实训、S+cloud认知实践教学平台、人力资源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管理沟通实训平台、S+C认知实践教学平台等专业实训平台室,并建有5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DBE Cloud 人力资源大数据实践教学平台
VBSE大商科综合实训平台
S+cloud认知实践教学平台
人力资源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平台
师资亮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15名专任职教师,副教授以上占比67%,博士1名,双师型教师占比67%,双创导师占比78%。50%的教师拥有行业工作经历,100%的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另聘有企业导师5人。
李沛霖
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
商学院专家委员会成员
刁力卓
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豆阿妮
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集团教学名师
王丽芳
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马艳芝 辛建生
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
核心课程
人力资源与大数据分析、python技术与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管理、公司理财、员工招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与管理、绩效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基地。
薪酬设计与管理公开课
招聘与人员测评课程
产教融合与实习实训基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西安市新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华创集团、用友新道产业学院、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等机构成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建立校企合作协同机制,推动合作模式创新发展;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联合人才培养途径;推动产学研实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
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西安新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校企合作
西安华创集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用友新道产业学院签约
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际化交流
本专业建设有“本(专)硕直通英才计划” 的教育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学院以“国际化办学”为目标,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吸收国际教育理念、融合国际先进教学模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配备国际化教学团队、打造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实现国内外名校本硕直通提供国际化平台。通过“本(专)硕直通英才计划”,使学生享受精英高端教育,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实现国内本科和国外名校硕士。“本(专)硕直通英才计划”以小班双语教学、优秀师资阵容、全程导师服务为优势;国际性活动、公益活动及学科竞赛为亮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水平;配备专业团队为学生申请海外名校硕士、国内考研、跨国公司就业,提供语言教学、留学申请、留学签证等全方位服务,学生毕业可进入国内外名校读研与名企就业。
教学成果
西安工商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过了20年的发展与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突出实操实践环节,近5年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各项大赛超过50项。主要有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新道杯”创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新道杯人力资源大数据比赛、全国大学生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商谈赢家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等学创竞赛。学生在历届各种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表现突出。
1.省级精品课“管理学”(2007年)
2.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陕西省二等奖(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联盟,2022年)
3.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铜奖(教育部,2022年)
4.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教育厅,2020-2022年)
5.省级一流课程“管理学”(省教育厅,2021年)
6.陕西省第四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省教育厅,2022年)
7.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举办的第一届青年教师微课创新教学竞赛二等奖(北方国际联盟 2022年)
8.陕西省2022年思政课程大练兵课程思政能手(省教育厅,2022年)
就业明星
学院坚持宽口径、严要求、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人才深受社会各届的欢迎,就业、考研、出国等多种选择渠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铁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2届毕业生,陕西省优秀毕业生。
现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固原市原州区税务局。
余果,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取英国约克大学硕士研究生。
田津瑜,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取英国约克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悦,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考取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
牛欣怡,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任职字节跳动公司校招专员。
姚思远,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任职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RBP高级专员。
教学特色
(1)本专业具有“精专业”+“厚基础”特色,该专业将应用型特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岗位用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特色课程设计,以人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为支撑,将真实项目引入人才培养,助力培养学生业务理解识别能力、业务诊断能力和创新方案交付能力,塑造“精人力、善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HR管理人才。
(2)构建“人力资源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业务操作能力+HRBP人力资源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多元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教育教学平台,通过“校企融合”、“课赛融合”、“学创融合”,大力培养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一体化,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定制的耦合对接。
(3)紧扣新文科的产业交叉融合要求,主动融入国家和企业数智化建设,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的特色专业方向。瞄准HR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要求,采取“企业+学校”双向互动式定制化培养模式,突出“课程企业化、企业课程化”,实现专业培养到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力求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居全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