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罗争鸣教授在我校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多功能教室做题为“中文学子的使命——读书与写作漫谈”的讲座,讲座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西安工商学院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龙和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崔建斌,执行院长韩娟,中文系全体教师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代表共计5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崔建斌主持。
首先,主持人崔建斌介绍主讲嘉宾。紧接着,西安工商学院常务副校长龙和平为罗争鸣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接下来,罗争鸣教授做题为“中文学子的使命——读书与写作漫谈”的专题讲座。罗教授引导学子考虑中文专业的使命,并从读书和写作两个方面入手展开讨论。
【讲座主题】
之后,罗教授总结了中文学习的使命与学习目的。指出中文学子要进行扎扎实实的原典阅读,拥有对母语和中国文化的深切理解,并掌握纯熟深湛的文字能力。
【罗争鸣教授做专题讲座】
最后,罗争鸣教授与我校师生进行了亲切互动。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罗教授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他指出,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个人要拥有分辨能力,筛选所需信息,不能沉溺其中。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原典阅读的问题,罗教授表示,要建立读书小组,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反复研究、探讨,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便利。学生个人可以利用古都优势,外出考察历史遗迹,开展田野考察,养成文史素养。师生互动将本次讲座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人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人陈继儒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清人蒲松龄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读书滋养生命,写作涵养情怀。中文学子,不仅应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更应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以书为媒,以文为伴,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在读书与写作中,启个人之思,树崇高之德,养浩然之气。
嘉宾介绍:罗争鸣,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宗教文学、道教史传文献、朱子学文献及欧美道教学学术史。2010年至201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从事访问交流,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讲学,2016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访问研究,2016年至201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文明系从事访问交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整理与研究”,教育部后期项目“道教与古典诗词关系论稿”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并于2012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资助。近五年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合作出版《顾炎武全集》、《全唐五代笔记》等。
图文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曹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