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师参加 陕西省“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发布于: 2023-11-06 19:12 编辑:

11月4日我校信息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四名教师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陕西省“2023年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组织,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和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罗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邹建龙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刘颖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尹霄丽教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来自各高校近百名教师参会。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邹建龙副教授以“电路”课程为例,向大家介绍了电类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模式改革与教学方法,提出课程教学“自定制”的思想。提倡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指定教与学目标、灵活使用教与学资源、灵活进行教与学考核,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资源,自定制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尹霄丽教授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提出了电类专业核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想,向大家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基于中国MOOC平台制作的线上慕课情况。对于信号与系统课程课时少、公式多、内容老的难点,尹教授讲解了如何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让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自测,课上多形式学习,课后及时复习、在线交流。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系统学科教授刘颖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了电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教学经验与成果分享。刘教授以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经历为例,介绍了专业认证背景、“五位一体”本科质量保障新体系、工程教育理念、专业认证标准的内容。最后以北京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置为例,介绍了线上线下课程设置情况,将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分享给参会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罗杰教授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了电类专业新形态精品教材建设经验与模式分享。罗教授首先对数字电子技术近年来的课程建设情况作出小结,并介绍了实验教学近年来不断改进的情况。接着针对数电课程教学中内容多、课时少、实验学时不够的难点提出调整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方法。最后结合课堂实际案例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研讨会上各位教学名师以自身教学经验和实际案例为基础,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出创新性的方法,既是分享会也是示范课,参会教师反响热烈。分享结束后,参会人员互相交流、讨论,收获良多。通过参加此次研讨会,学习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建成精品课程的经验和做法,学习了优秀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优秀成果案例等均具有直接参考价值,为我校信息与工程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文来源:信息与工程学院 审核: 李景阳 编辑: 王紫菲 程鑫怡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4 2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