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导师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活动
发布于: 2024-11-29 18:15 编辑:

  为深化学校全员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领导及教科研导师的引领作用,增进师生互动,11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402举办“导师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紧扣学生中心,围绕“理想、信念、励志、成长”四大主题,全方位关照、服务并关注学生需求,旨在通过深入交流,全面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成就未来栋梁之才。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副院长王珊珊、人文学院院长、人文学院副院长范诚梅、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成员以及人文学院学生代表,会议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马星主持。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理想信念的精彩演讲。他深刻阐述了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之路上的关键作用,指出理想信念不仅是精神世界的灯塔,为学子们指引方向,更是心理成长的坚固基石。在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理想信念如同导航仪,激发着青年们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推动着他们积极投身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严院长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与深刻感悟,分享了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与深刻理解,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刻感受到了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学术精进、社会实践等方面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严院长的分享激励着青年学子们在理想的天空下展翅翱翔,成就非凡人生。

  人文学院院长以《与同学面对面——以<培养目标>为准,共绘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人生蓝图》为题,聚焦于大学阶段的基本目标要求,为青年学子们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前行路径。“立大志”是青年成长旅途中的导航灯塔,“明大德”是照亮青年道德征途的精神明灯,“成大才”是青年不懈奋斗的最终归宿,“担大任”则是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提及了《师门五年记》中蕴含的智慧,鼓励青年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同时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期望与要求,激励着青年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代表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如何立足专业树立远大理想,涉猎更广泛的学习区域,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以良好的学风锻造做人的风格。并表示通过今天的会议收获颇丰,作为人文学院的学生,应当成为时代的观察者、思考者和行动者,用智慧分析问题,用热情拥抱变化,用行动实践理想。无论是投身学术研究还是参与社会实践,都应秉持人文关怀的精神,努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同学们的决心和信念,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冯彩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21 19: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