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于十月到十一月开展“教师工作坊”第二期系列活动,此活动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学创新,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10月23日下午“教师工作坊”活动第二阶段如约在2—212教室举行,活动由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原朝阳主持,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质量保障中心领导邸岚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校、院教学督导,新闻传播系学科带头人陆应铸教授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原朝阳做开场白】
首先,原朝阳对到场领导及嘉宾进行了介绍,对工作坊系列活动的安排和环节进行了说明。重点阐述了此次“教师工作坊”的目的与意义。他说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学中心地位深刻理解并牢记心里。我们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任务,所有工作都围绕教学活动展开,并为教学服务。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现代大学建设的基础,也是确保教学秩序稳定、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资源和平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作出贡献。
【王媛微课展示】
第一位磨课教师王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讲述,她先以“说课”的形式介绍课程性质、课程目的与教学目标,随后进行微课展示,在15分钟内围绕张恨水的小说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包括视频展示等环节。
【相银歌点评】
王媛的磨课指导老师相银歌对课时安排、讲课时的用语规范、视频资料相关的运用给予肯定。同时,也针对课件中不当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陆应铸点评】
校级督导专家、新闻传播系学科带头人陆应铸对王媛运用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金粉世家》作为视频展示提出质疑,他认为讲授文学作品,不可用改编的影视作品作为讲解内容。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质量保障中心领导邸岚肯定了王媛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指出了她微课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清晰、授课逻辑不条理、教学内容不熟悉等。
【史燚燃微课展示】
第二位磨课教师史燚燃所讲授的《影视鉴赏》将整体分为三个部分,他在15分钟内将“长镜头”这一视听概念的发展史和美学特征进行微课展示,以《公民凯恩》的经典长镜头作为课堂的案例分析。
学院督导组成员肯定了他的课程目标具体、授课逻辑清晰,同时认为他的案例分析应播放视频,进行更清晰的讲解。
【邸岚点评】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质量保障中心领导邸岚认为课程内容过多,并提出改进意见,例如提炼课程重点,明晰课前、课中、课后的授课重点等。
最后,人文学院院长进行总结点评,他对学院的各位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教学竞赛,提升教育水平,为今后的课程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交流发言】
此次“教师工作坊”活动开启了一段有效的教学之旅,新、老教师们彼此交流学习,畅所欲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教师们能够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和有效的学习感受。
图文来源:人文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