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参加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
发布于: 2024-09-05 12:31 编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部署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参加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的通知》,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8月26日至30日组织全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任课教师参加了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此次集体备课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部共同举办。

  8月26日上午举办了开班式,校党委宣传部长李景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建会、副院长王珊珊、全体纲要课任课教师出席了开幕式。

  在五天的集体备课会过程中,全体纲要课教师听取了10位专家的主题报告。8月27日晚和8月29日晚,在教学楼1-402会议室开展了两次“如何开好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研讨。8月30日下午举办了结业式。

  8月27日晚,在专题研讨中,严建会院长指出,本次集体备课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教育部共同组织,层次高、内容质量高,研讨会是对前期备课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全体教师要围绕如何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深入交流探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景阳在发言中强调了集体备课会的高质量与新形式,表示通过参加备课会获益匪浅。他提出,为了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的好教师,应从跟名师、读书、观影片、善反思、厚积累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各位教师也分享了他们在备课会中的心得与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徐道良提出,作为思政课程的一部分,纲要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历史与现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

  8月29日晚,在专题研讨中,严建会院长提出要在纲要课第一节课中给学生明确课堂纪律要求、课程考核要求、作业要求,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到课率、抬头率和前排就座率,通过多种方式讲深讲透讲活纲要课。随后所有参加集体备课会的教师依次进行了研讨发言。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更好地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参加备课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思政课教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微信分享 微博分享 更多分享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