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党史教育,推动学生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于2024年3月25日至3月31日,举办了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观看红色经典影片,组织学生深入探讨和分享观后感,加深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
3月25日,在1-210教室,李丹老师组织学生以“观红色电影,传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精心准备了PPT,9名同学分别从红色电影的内涵、时代价值、传承方式以及观看《长征》、《血战湘江》、《长津湖之水门桥》、《八佰》、《万里征途》等优秀红色电影的感悟进行了分享。同学们纷纷表示,如今的和平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是他们的付出,才会有现在的国泰民安。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认清历史、反思历史。“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革命历史、弘扬红色精神。
3月29日,在1-204教室,张彬鹏老师组织学生以“观影传情,感悟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提前观看了《革命家》、《血战台儿庄》等红色电影,依次上台分享观影心得,在电影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贤、仁人志士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信念、敢于牺牲的精神,并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去!
3月25日,在1-305教室,方瑾毅老师组织学生以“观看红色影片,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了红色影片《1921》。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奋斗不息,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在分享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从红色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并自觉转化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的强大动力。
3月27日,在1-303教室,曾海霞老师组织学生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在曾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同学们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集体观赏了《八佰》、《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多部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红色影片,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观后感分享会,共同探讨影片中的历史事件、人物精神及其现实启示。通过这次观影与讨论活动,同学们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也深化了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切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月26日,在1-210教室,王宇老师组织学生们以“观红色影片,铸爱国情怀”为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左右同学分享了《百团大战》观后感,通过展现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壮丽画卷,强化了民族凝聚力,使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侮。牛瑞同学分享了《万里归途》观后感,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让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让自己学会在面对困境时应该坚韧和不屈。张贤浩同学分享了《金刚川》观后感,认为电影《金刚川》激发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也激发了我们为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的豪情壮志。岳苗苗同学分享了《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通过观看电影,厚植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并且期望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引领全球科技进步。陈营营同学分享了《长津湖》观后感,认为影片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色的战斗技能和智慧,传递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他们所做出的伟大牺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此次活动为不仅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学院的党史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景阳 编辑:王紫菲 冯彩